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67|回复: 7

[散文随感] 【y的原创】也说近体诗的韵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9 18: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有你 于 2015-9-20 15:09 编辑

也说近体诗的韵律

    昨日,偶像梁晨斑斑在心灵诗歌版发表了两首七绝,我忍不住点评了一下,没想到引起我与两大女神斑斑之间的争论。在争论中,我的确漏洞百出,一不小心漏底了,原来我的古文学功底真的相当肤浅啊,真是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通过争论,我学到了一些关于古诗文的知识,比如女神沐暮给我普及了“听”的古音古意、“流年”以及叠字等等,让我获益匪浅,所以还是挺高兴的。在此,特向心灵诗歌版的两位女神斑斑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古诗词,虽然没有什么研究,但也进行过古诗词创作。我写得最多的,也正是七绝。当然,我写七绝,属于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类型,很少灵感一来,诗兴大发。这跟偶像梁晨和女神沐暮简直不能比。

    我既然写过一些旧体诗,对旧体诗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格律松散,不拘平仄,不求对仗,韵脚不严,篇幅不限。近体诗就不一样了,它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也叫“格律诗”。

    古体诗的创作没有太多限制,非常自由,就不多说了。现在,我想说说近体诗。

    近体诗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必须严格遵守“韵”和“律”,否则,近体诗就变成了古体诗,或者什么都不是。但是,遵守“韵律”不能墨守成规,要适时而变,变则兴,不变则亡。

    今天,人们创作近体诗,出现了所谓“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双轨并行的局面。其实,我觉得,中国诗歌发展到现在,“平水韵”应该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时过“音”迁,代有新韵。从“平水韵”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就已经经历了从“新韵”到“旧韵”的过程。“平水韵”是以宋代的字音为依据划分,由宋末平水人刘渊刊行的。在“平水韵”之前,中国古诗文存在着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的“古韵”,还有“唐韵”。相对“古韵”和“唐韵”,“平水韵”在诞生之时的宋末元初,应该算“新韵”。而这个“新韵”,正是因为改革了之前的“古韵”和“唐韵”,为当时的人们接受而发扬光大的。而今,随着汉字读音的不断发展演化,这个“平水韵”变成了“旧韵”。

    其二、用“平水韵”创作近体诗弊端日趋明显。一是“平水韵”依据的是宋代汉字读音。而今天的汉字读音,与一千年前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读音已经转变,有的读音已经消失。如果用“平水韵”创作,那么让今天的读者情何以堪(读不懂就说鉴赏能力底下,跟某些电影导演说观众一样,实在可笑)?因为今天,绝大多数的人们,跟宋人不可能用汉代的字音读文章一样,已经不可能按照宋代的字音去读近体诗了。(题外话:我倒想问问用“平水韵”创作的“诗人”们,你们能全部掌握宋代的字音,能全部读出来吗?如果可以,那自然能创作出地地道道的真正意义的“平水韵”近体诗<而不是通过某些网站设置的“平水韵”检测台检测出来的近体诗>,如果不能,那么最多只能算“类平水韵”近体诗!)

    二是“平水韵”用的是宋代的字音,现在可以说是古音。与古音相对应的,就是古意。如果古音消失,那么古意也很可能不复存在。这些古音和古意的消失,只能说明它们已经在今天的生活中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这些古音古意,今天的人们又能知道多少?或者说又有多少人知道?以失去生命力的古音古意来创作,就算写得再好,也只能是所谓的“曲高和寡”,最多被“平水韵”小圈子的人们欣赏而已,无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成为未来的千古绝唱。

    近体诗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破旧立新的档口,这种破旧立新,不是彻底否定“平水韵”,更不是否定近体诗立“韵”的基本原则和理论,而是创新“韵”的形式,使之更好地适应今天人们的生活,更好地反映当今社会。所以“中华新韵”的应运而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当然,若干年后,“中华新韵”也会变成“旧韵”,被历史淘汰。而这,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魅力所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昨夜东风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发表于 2015-9-20 16: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缘的思考,写成这么长的理论文字,大多我是不懂的,太懒得思考,但也必须来支持下缘板。

我不懂平水韵,但略知一点对联的马蹄韵。

律诗和对联一样,是戴着脚镣舞蹈,其魅力很大程度在字斟句酌,力求合辙押韵的推敲和斟酌过程,最能体现汉语言的美感,一旦把韵律和平仄规则都抛弃了,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在继承传统方面,我不主张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创新,更主张去尊重规则的延传,这样,文化的血脉才不至于断裂。

发表于 2015-9-20 19: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落 发表于 2015-9-20 16:32
佩服缘的思考,写成这么长的理论文字,大多我是不懂的,太懒得思考,但也必须来支持下缘板。

我不懂平水 ...

严重同意花落的观点。近体诗,必须讲究韵律,没有韵律,就失去了近体诗的根本特点。“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创韵的原则,是一致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
我也不同意挂羊头卖狗肉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在吸取传统之精华,摒弃传统之糟粕的基础上的创新。“中华新韵”并不是完全否定“平水韵”,而是在继承其创韵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汉字字音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代表了近体诗的发展方向。
发表于 2015-9-20 1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叫猫儿猫叫春
听牠越叫越精神
老僧也有猫儿意
未敢人前叫一声

~~~~~~~~~~~~~~~

点评

这志明和尚,竟然也有思春的凡心。。。  发表于 2015-9-20 19:28
哈哈哈,这是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 呵呵呵 千古第一打油诗  发表于 2015-9-20 19:23
哈哈,这首打油诗写的极好。安处先生把那老僧的想弄春、却羞涩的心思表现得很好。  发表于 2015-9-20 19:20
发表于 2015-9-20 19: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看乡人下屎棋,新兴象有过河时。
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

~~~~~~~~~~~~~~~~~

点评

哈哈哈~~~雨弦,这只猫好玩吧 呵呵~~~~~  发表于 2015-9-23 08:39
先生可真是可爱之至!你的头像和顶上的签名 一样的好玩。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5-9-22 22:54
老帅过河,通杀!哈哈哈  发表于 2015-9-20 20:05
呵呵 象过河 蹩马飞 哈哈 还好老帅还没过河~~~~~~~  发表于 2015-9-20 19:35
我晕,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5-9-20 19:29
发表于 2015-9-21 2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性太强了,,虽然不懂,,仍顶起。。。

点评

我也不太懂,胡说而已,哈哈  发表于 2015-9-21 23:03
发表于 2015-9-23 07: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弦 发表于 2015-9-22 22:52
其魅力很大程度在字斟句酌,力求合辙押韵的推敲和斟酌过程

谁说现代诗歌不是如此呢,又谁说散文不是, ...

雨弦说得有理。
文字和语言,是表现情感、表达观点、表述思想的一种载体。
不管是诗歌也好、散文也好,还是小说也好,语言文字的美是优秀作品的必要条件。只是这种美,可以风格不同,可华丽、可清淡、可质朴,也可泼墨如水,也可惜墨如金。。。

点评

谢缘版点评,辛苦了呀  发表于 2015-9-23 08:02
发表于 2015-9-22 22: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落 发表于 2015-9-20 16:32
佩服缘的思考,写成这么长的理论文字,大多我是不懂的,太懒得思考,但也必须来支持下缘板。

我不懂平水 ...

其魅力很大程度在字斟句酌,力求合辙押韵的推敲和斟酌过程

谁说现代诗歌不是如此呢,又谁说散文不是,抑或小说不是呢。文学于我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字斟句酌。

所以相对于其他形式,特别喜欢诗歌的精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6-29 00:34 , Processed in 0.05369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