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缘来有你

[散文随感] 【回眸】—花落/青衣水袖散文选(谢绝回帖、可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八
祖母的年味
文/水袖

    记得小时候,每到进了腊月,偶尔听到大街上大街上有男孩子放鞭炮的声音,祖母就会无限欣慰的说:有年味了!

    幼小的我一直在想:年味是怎样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还是声音?

    于是有很多年,我心中的年味就是大街上男孩子放鞭炮的味道和声音。坏一点的男孩子专门拿鞭炮吓唬小女孩,女孩子被鞭炮吓得尖叫,乱跑;男孩子一边用棉袄袖子擦着鼻涕,一边咧着缺了门牙的大嘴哈哈哈的笑。

    祖母却顾不上和我说什么,又去忙碌了。记忆中的祖母是个瘦小枯干的小脚老太太,花白的头发稀疏着,在脑后绾了一个松松的发髻,俗称疙瘩鬏儿。

    现在的我想不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小脚又瘦小枯干的老太太哪来这么大的活力,总是闲不下来,忙这忙那,忙不完的活计。有了年味的腊月,是奶奶最为忙碌的一个月,一会要指派着妈妈带着孩子们去抢碾子碾米,一会又指派着爸爸和叔叔打扫房子。

    我小时候,碾子早已经不是碾碎粮食的主要工具了,有电磨,有面粉加工,但那时村里还有一个碾子。平时也很少有人用,只有到过年才异常的忙碌。有时需要大早上起来去抢碾子,还要有人排队排好久才能抢到,据说做年糕的黍米需要用碾子碾出的米面做出的年糕方才足够粘,足够好吃。

    而我的家乡,过年家家户户是要做年糕的。年糕是我后来知道的书面语,家乡的年糕的俗名叫“黄面”,因为用黍米或粘性谷米做成,蒸出来颜色金黄。再加上家乡盛产的元铃大枣,家乡的“黄面”是过年的一道美食。至今我过年回老家,家里的婶子嫂子会给我几个自家蒸的年糕带回,没有了黍米,也没有了黏性的小米,大多年糕是用江米面蒸,粘性很好,却是白色的,但家里人仍然把它叫“黄面”。

    在我心中,年味还是祖母和母亲一个月的忙碌,除了准备家里大大小小的新衣服之外,还要蒸馒头,蒸年糕,炸年货。于是,家里各种各样的盆盆罐罐,面缸器具都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看起来,祖母心中的年味,应该是丰盛食物的味道吧!

    正如无执所言,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所有的童年回忆都容易集中到7、8岁时期,而我心中的童年回忆的大幕中,总是充满了那个时期祖母慈爱祥和又任劳任怨的面容和身影。当我找寻年味的时候,自然找回了祖母远去的身影。

    现在想想,维持一个十来口人的大家庭,过年还有那么多老亲少亲需要招待,那是怎样的心力和操劳!但几乎很少听到祖母抱怨什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句用到祖母身上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有时我和姐姐对着祖母抱怨家里亲戚多(主要是看着好吃的东西被亲戚吃了,眼馋嘴馋),祖母总是说:亲戚就这样,过年也不走动,那不就断道儿了吗?(注:“断道儿”是我老家方言,指的是亲戚之间不再走动和联系)

    每每回想起来,发自内心的佩服祖母那种在忙碌操劳中仍然保持的那种淡然平和的心境。

    当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才真正体验到祖母和母亲当年的辛劳。原来,孩提时代所有令我回味美好的年味之中,太多浓缩着祖母为一个大家庭无怨无悔的担当、操劳和辛苦。

    扪心自问,在当前这样一个强调个人价值个人享受的时代,当我们孜孜不倦的回想那些美妙无比的年味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担当起那样一种责任和辛劳呢?

(此文于2015年3月2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缘来有你 于 2015-8-10 09:40 编辑

寻找年味系列之七
送 灶 请 神
文/水袖

    如果有朋友有耐心,请再读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一回中宁荣二府过年祭祖的场景吧,写的真是详尽好看。如果没兴趣,就索性略过好了。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母行礼。

    这一段文字,说明当年大户人家过年祭祀祖先的仪式真的是程序严谨,庄严肃穆。

    这仪式到了农村,自然省略了很多,但过年的送灶请神也也算的上是一年来最严肃认真的事情了。
      
    我成长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虽然父亲和叔叔都受到文革文化的影响,已经不信奉任何所谓的迷信,但他们表面上还是尊重祖父母的一些老习惯,所以我有幸还能了解一些传统的风俗。

    小时候最先意识到过年,是从小年这天开始。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天。
    家乡有句俗语“媳妇大过天,也大不过二十三”,意思是离家在外的人都在这一天之前赶回,回娘家的媳妇也必须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回到婆家,要不然会被辞灶辞在外面。
    童年时期的记忆,这天我家一般开始蒸过年的馒头了,晚上还要包点饺子,在饺子刚刚煮熟的时候,奶奶就开始在厨房门前烧纸,并烧掉旧的灶王爷神像或牌位,一边烧一边念念叨叨的祈祷,念叨的无非是希望灶王爷保佑一家老少平安旺兴之类的话。烧完纸,奶奶也祈祷完毕,父亲或叔叔立刻放一挂鞭炮。

    每到年三十,连平日里祖父不理家务事的祖父,也异常的忙碌起来,他忙碌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堂屋对门迎面墙上正中的的位置挂上“家堂轴子”。所谓家堂轴子,就是誊写着已经去世的祖先姓名排序,用来摆供上香祭祀的一幅卷轴。

    可能我小时候总是穷根追底的问问题,问的祖父母很不耐烦,一到年三十,祖父祖母一再严令孩子们当着祖宗不许乱说话。于是小时每到年三十,就有种恐惧感。

    虽然有些害怕,还是喜欢看着家堂轴子上的人名,有时爷爷兴致好了会和我说:哪个是他的爷爷,哪个是他的父亲,哪个是他的大哥,他自己的名字将来写在哪里。很神奇的,似乎能感受到一种血脉香火延传的使命感。

    年三十的傍晚时分,祖父会端着一个木制托盘,托盘上有烧纸,还有酒和少量的贡品,去祖坟把祖先请回来过年。等他再端着托盘回来再堂屋和院子里烧烧纸点上香火,据说这时候祖先和天地神灵都请来家里了。

    于是,我家堂屋里是“三代宗亲”神位,院子里是“天地三界”的牌位,厨房里有“灶王君”神位。祖父还要在大门的门槛内放一根拦门的木棍,我不敢问祖父为什么要弄那么一根破木棍横放那里,知道问了祖父又要训斥我。我就悄悄问叔叔,叔叔问过别人家老人,告诉我说,根据习俗,这根拦门棍能阻挡外面的野鬼进来。

    于是每到大年三十没人陪着我就不敢出门,总感觉门外就是野鬼,在家里也恐惧,香烟缭绕中总感觉有很多神灵鬼魅的气息。

    曾经憎恨过年这种压抑的感觉,但现在想想,祖父母对待节日的这份庄重感、仪式感和神秘感其实也已经成为我心中年味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感叹春节缺少年味,所有的传统节日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对自然祖先神灵的那份敬畏。没有了敬畏,也就缺少了曾经节日的那份庄重感和仪式感。没有了庄重,没有了仪式,连神秘感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娱乐至死的躁动狂欢和购物饮食业制造的商业狂潮,当一切狂欢和兴奋归于平静,剩下的只有心灵深处的空虚和失落……
   
     这年代,看来“年味”真的是已经迷失太远了。

(此文于2015年2月28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五

过年的心情
文/水袖



    在三木老师的空间里看到这幅图片的时候,忽然很感动,一眼就被吸引了。

    玩过TOM论坛的朋友还记得一个网名叫三木狲的版友吗?从他的帖子我才知道什么叫驴友,经常被他的旅游摄影所吸引。后来加了他QQ,但一直没联系过,只是常见到他空间更新的图片,会悄悄进去浏览,但很不厚道滴说,从来没留下任何痕迹。

    正如三木老师所感慨的:比起现实生活来,我们所知、所见、所想简直是太少了。

    这是三木老师在一个小山村里拍到的图片,院子破旧的连个像样的院门都没有,春联“迎新春处处如意,贺佳节步步登高”直接贴在了门外恰好对称的两棵树上,最有创意的是那条横批“吉祥如意”,竟然高高的贴在了院子中的另一棵树上挂好的一块横向的木板上。

    这图片,这创意,这家的主人,令人忍俊不禁,又回味无穷。

    照片虽然没有人物,却把那家主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充满创意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这样一个破旧而杂乱的院落中,住着的也未必是喝过什么高深墨水的人吧,但这样一种生活的幽默和思想以及令我们这些文化人都羡慕的文化情调,却恰恰由这样的一个破旧院落的主人创造出来。

    不知怎的,想起了《白毛女》中的喜儿和杨白劳的唱段: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没钱不能买,买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一段红头绳可以给贫穷的父女带来那样的愉悦和欢欣,每次听来都情不自禁受感染。

    如今生活富足了的人们,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我们缺失的年味中到底少了什么?天天对着大鱼大肉的人,会对食物失去兴趣;孩子吃了太多垃圾食品,正餐必然不爱吃饭。太多的追求外在需求和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这世上,还有比有食欲更美好的食物,还有比充满希望更美好的心情吗?

    比起这家的主人,我们的年味中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恰恰是过年的心情,一份对于美好希望的追求和热情。

   注:本文图片来自塞外三木空间。


(此文于2015年2月28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六
旺火与照庭
文/水袖

    这次的年味征文,打算不少于柔软的硬币的8篇,是不是有点凑字的嫌疑了,那就继续凑吧,加油!



    思维再次拐弯,这是在博友平城马二博客中看到的图片,是介绍老家大同的过年风俗,其中有贴着红纸条的一堆垒好的煤块引起了我的兴趣。

    博主说:估计这个东西,外地人应该少见或是没见过,我们这里却是家家户户要垒的,这叫旺火。要在半夜十二点接神的时候才点,我的手艺差了点,只能凑合着垒成这个样子了。



    这是半夜十二点接神时已经点燃的旺火。

    据说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原以为只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有这风俗,看另一位博友的文字,原来他的老家陕北农村也有这烧旺火的风俗,不过,他们那边烧不起煤,旺火却自有另一番景象。
  
    他说:知道我们的旺火是什么材料吗?是一种叫做“圪针”的植物,就是好多人熟悉的酸枣枝。枯萎的酸枣枝皮干内湿,点燃后,受温度骤增的缘故,圪针枝往往会由内而外地爆裂,发出噼噼啪啪清脆的响声,虽不比鞭炮声响亮,倒也热闹非凡。伴随着圪针的炸响、冲天的火光、以及飘曳如蛇舞的星星灯光,小伙伴们叫啊、跳啊,直到长长的身影浓缩为一个圆点,才不舍地奔家而去。

    忽然想起了祖母给我絮叨过的我们老家的“照庭”风俗。

    不知哪一任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大年三十吃过晚饭,各家各户先要在胡同口的当竖几个秆草把子(秆草是指谷子的秸秆,捆成一捆捆的,叫秆草把子),几家一起点火,等火着完了,才可以放鞭炮烟花的。看谁家的火烧的高,烧的旺,就寓意谁家日子越来越好;还要看草把子着火后往哪个方向倒,预示着某种粮食丰收。我的家乡据说在文革时期移风易俗中这习惯早已被严令禁止,所以我没有幸见过这场景,据说山东中部山区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这风俗。想必那场景热闹异常,人们围绕着点燃的篝火说说笑笑,欢欢乐乐,孩子们应该是最兴奋快活的,以致于多少年过去,祖母说起来总是念念不忘。

    这风俗就叫“照庭”。

   “照庭”的意思是光照门庭呢,还是为请来的祖先照亮回家的路呢,我感觉第二种可能更大些,古代的流传下来的风俗大多与祭祀祖先有关。

    我在想,这旺火和照庭应该是同宗同源的过年习俗吧,只是称呼不一样罢了,有趣的是,这远隔千里内涵相同的风俗,却因各地百姓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而具备了不同的景观和情趣。

    但这风俗,在地广人稀的农耕文化时期的确是很美好的回忆,但在当今人口密集的城市,鞭炮、旺火都成了一种不堪忍受的污染源。

    当今的现代文明之中,我们如何能找回心中的年味?孩子们将来的回忆还会有“年味”这个词吗?


    注:本文图片来自平城马二博客,细看看红纸上还写着“旺气冲天”几个字


(此文于2015年2月26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四

出 门 见 喜
文/水袖

    回来特意走了一条偏僻萧条的街道,避开那些浓浓的商业氛围。这是距离某景区不远的一个村子,离我们学校很近,但不是商业繁华街道,平时很冷清萧索。应该是因为需要保持古建筑景区附近房子古朴的特点吧,房子大都是青砖灰瓦,带有几分明清风格。不很协调的是,墙壁上有一些村子里党建和计划生育的标语,这已经是国内一大特色,恐怕哪里都很难幸免的。

    整条街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商业店铺,其他大多是村民住的房子和院落,所以过年的装饰都是民间自发,而不是商业旅游行为。更令人感觉亲切自然些。


2015-2-25 16:59:32 上传
下载附件 (116.82 KB)




    这是朝街道的方向房子后墙上贴的“福”字和“出门见喜”小条幅。这应该是街道对面一家大门朝这个方向的家庭贴在这里的,希望家人和来自家拜年的人能出门见喜,幸福吉祥。因为隔着一个宽宽的街道,所以成了一道独立的风景,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主人的美好祝愿和此处尚且醇厚的民风。

    恍惚回到了老家,小时候每年大年初一跟着大人去拜年,看到家家都毫无例外的在门内的影壁墙上贴“抬头见喜”,在门外墙上贴“出门见喜”的小红字条。

    我爱多话,有时忍不住会问祖父这字条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贴这样的字条,祖父每次都很不耐烦: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老辈子传下来的,过年就要贴!

    那时候,感觉祖父对孩子们真的有些蛮横不讲道理。现在想想,祖父也许表达能力有限,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这其中的内涵,他只是默默的在延续一种传统,过年已经成为一种程序和必然,从来没想到过要追问为什么。

    忍不住想想:这贴“出门见喜”和“抬头见喜”字条的传统,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呢?又从谁开始的呢?我们还是流传下去吧,毕竟给过我们一代代人那么熟悉那么熟悉的画面。




    我很喜欢这个深深的藏在胡同里的小院,古朴优雅,给人非常宁静安详的感觉。影壁的福字,门口的一对大红灯笼,都给人浓浓的温暖和人情味。

    近些年在商业大潮裹挟下,每个人都是匆忙的赶路,匆忙的工作,匆忙的应酬,匆忙的赚钱……

    匆匆中,我们若有所失,我们开始回忆童年,回忆故乡;当我们在匆匆的回到家乡,却发现,故乡里也已经没有了我们心灵的家园。
      
    是的,走得太快了,我们失落的,恰恰是我们精神的归宿和家园。

    我们是在找寻年味,还是试图找回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个温馨美好安宁的家园?


(此文于2015年2月25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三

老式爆米花
文/水袖




    本来没打算写爆米花的,但思绪却常常不按计划出牌,它随意而散漫的流淌着,随着冰糖葫芦的酸甜滋味,爆米花的香味又弥漫到了我记忆之中。

    新式爆米花,大街上、电影院和商店里到处都有卖,偶尔我会买来吃一两次,盛在漂亮的卡通纸杯里,只看看杯子就醉了。品种也丰富,奶油的巧克力的,咸的甜的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可是还是找不到小时候吃爆米花的感觉,因为现在吃爆米花只是吃到嘴里的味道,而小时候吃爆米花则享受整个过程。回忆起来在记忆中还有那一声“嘭”的巨响,而记忆还飘散着浓浓的老式爆米花的香味。

    之所以把爆米花写到年味之中,是因为那时候每到过年,再吝啬的家长也会给孩子爆上几锅爆米花的,玉米是现成的,加工费花不了几毛钱,又充数,几锅就一口袋,来了孩子也能分的过来,可谓价廉物美。

    而年前的爆米花老人生意也特别好。

    记忆中的卖爆米花的师傅,一般是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人,一个人推着农村用的独轮车,车子的一边是似葫芦状的锅子,另一边则是风箱和自己带着火种的炉子和燃料煤块,走街串巷。

    老人来到在村里,找个大街上的空地方安放好炉子和转锅,生好火,生意开始。有时街上人不多,没人看到,一时半会没有生意;另外,第一锅往往热度不够,爆的玉米不开花,我们称没开花的玉米,叫哑巴爆米花。这时候老人会拿出自己带的玉米,试爆一锅,等到打开转锅的嘭的一声响,瞬间传遍小村子大半边,孩子们欢呼雀跃:爆爆米花的来了。

    很快的,孩子们已经围上来,也有的早已经拉着家长用簸箕或各式各样简陋的盆盆碗碗端来了自家的玉米粒或大米,陆陆续续的开始排队了(玉米是我家乡是家家都有的,而大米却不常见,所以端着大米的孩子,往往有一种自然的优越感)。而围观的孩子也开始沉不住气,要回家找家长要玉米或大米了。

    于是,一群孩子围观,几个大人也跟着在一边看。

    老人接过排在最前面孩子的玉米或大米,倒入他自己带来的搪瓷缸子做为量器,他的一缸子玉米就算一锅。他熟练的把玉米倒入葫芦状的转锅内,放上少许糖精(据说现在已经用甜味素替代了糖精),拧好盖子,把转锅放置在炉子上,开始爆米花了。

    只见老人一手摇风箱,一手转锅罐,不时往火里添点煤,大约有一袋烟的功夫,老人搬下转锅,对着长长的网兜,用力拧开罐子,“嘭”一声巨响,白白胖胖的爆米花便喷涌而出,顿时,热腾腾的一股香味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了。

    每到这时候,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女孩子吓得忙着捂耳朵,稍远一点躲,又被香味吸引不舍得离开;而男孩子们虽然也大多捂着耳朵,但早就准备好了要冲上去的架势。因为气流很足,每次爆米花都会从网兜某个地方冲出一些,男孩子们冲上去就是为了能抢到漏出的爆米花。一边抢一边往嘴里放,虽然有些烫,但那样吃到的爆米花多香甜啊!

    记忆的年味中,比鞭炮更响的原来还有爆米花的声音,“嘭”的那一声巨响,随着香味飘来的,还有我们童年的甜蜜和温馨。





注:该文图片来自网络。

(此文于2015年2月24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二
过年的那串糖葫芦
文/水袖


这是某个景点的旅游纪念品一条街,大年初一还是人流涌动,非常热闹。
小商贩们宁愿放弃过年绝不放过这样一个挣钱的机会。



红红火火的冰糖葫芦和这里的古典建筑相映成趣,最能烘托节日的气氛。

    冰糖葫芦,我们小时候叫“山楂串”。说起来,是一种中看不中吃的食品,但它却给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点缀了很多美妙的色彩。也是只有过年,村里才会到处响起“山楂串来——”的叫喊声,孩子们不管喜欢不喜欢吃,照旧是非常兴奋,然后粘着家长给买来吃。家长也往往因为家里来了客人会格外慷慨些,每个人孩子给买一串,打发了一边玩去,免得影响大人说话。而孩子们就会拿着家长或亲戚给买的山楂串到处炫耀,似乎不是一种吃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奖赏。
  
    而我记忆中与山楂串有关的记忆,竟是长我一岁的表哥抢我糖葫芦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过年去舅舅家,舅舅给我们几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串糖葫芦,(当时的糖葫芦很小,一共五个山楂),当我刚刚吃完两个山楂的时候,表哥和表弟的糖葫芦早就吃完。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早就觊觎我手中的糖葫芦了,所以毫无防备,仍然不紧不慢的吃,保持着女孩子的斯文。不知道什么时候表哥悄悄走到了我身后,以非常快的速度抢走了我手中剩下三个山楂的糖葫芦。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小泼皮行径,先是吓一跳,然后是看着他们得意的跑远并吃着我的糖葫芦,感觉非常委屈和气愤,于是哭着向舅母告状,舅母免不了对表哥一通大骂,但表哥似乎对妈妈的吵骂早已经司空见惯,根本不在乎,远远的吃着我的糖葫芦,还做着鬼脸,舅母无奈,也只能好好安慰我,再给我几块糖哄我。

    但从此我很久不喜欢去舅舅家,感觉他家的孩子像小饿狼一般。

    想起来那个时期,糖葫芦对我们空乏的胃口是怎样的诱惑和美好希望?现在这些吃着肯德基、巧克力长大的孩子,还能理解我们这一代在物质极端贫乏时期对糖葫芦的那种特殊记忆和情怀吗?

    当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内涵,留下的只有空空的外壳;糖葫芦,也不再是美味,不过是旅游景点的一种制造民族风情可有可无的商业点缀了。

    想起小时过年的那串糖葫芦,这年味,竟然有几分怅然若失……


(此文于2015年2月24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缘来有你 于 2015-8-10 09:21 编辑

寻找年味系列之一

记忆中的中国红
文/水袖

    今年过年,如果说还有点特殊的感觉,就是我对做菜多了些兴趣。每天满脑子的油盐酱醋,各种菜的尝试,每天前一天计划好第二天吃的菜,准备好食材和佐料。而每天准备食材,根据菜谱购买佐料,也成了一件充满希望和乐趣的事情。

    依然在外地过年,家里比以往更清净,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传统,除了满脑子的食材佐料,实在不知道哪里还有什么年味,于是索性拿上相机出去走走,去外面找找年味吧。


    外面的年味再浓,也总有些置身事外的感觉,也许我们这代人,心底的年味只能到回忆中去找寻了。

    借几张图片,回忆一下心中的年味。图片有自己拍的,也有其他途径的,图片出处我将在帖子中说明。


    把这个图片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这一串大红宫灯给人的喜庆气氛。

    在这万木凋零的北方冬天,红色无疑是最醒目,最令人愉悦的。我们的祖先选了红色为喜庆颜色的传统并非偶然,这已经是沉淀在我们民族心底的认同感。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结婚生子,红色是必不可少的颜色。红色,曾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记忆中的过年处处都有红色。过年的枣子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于是家家户户都会蒸好多枣糕、枣卷、枣馒头;雪白的馒头虽然好看,但纯白色总给人不吉利的感觉,要用朱砂或食用颜料点上红点;过节串亲戚的点心,用白纸包了要用红纸盖上;祭祀中,红色的托盘,红色的筷子;门窗上要贴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窗花;男孩子红色的鞭炮,女孩子红色的头花;大姑娘的大红头巾,新媳妇的大红上衣;过年的钱也要用红纸包起来,那是长辈给晚辈的红包。

    就这样耳濡目染,红色,从我们幼小的时候开始早已成了沉淀在我们心中的最美好的颜色。中国的节日,怎么可以没有红色呢,中国的喜事庆典,怎么可以没有红色呢,连平时的祝福,大家都希望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生意红红火火,事业红红火火。

    文化,就是一种习惯的绵延,就是一种不必言说心底自然相通的语言。当我们看到这一串红色宫灯感到愉悦、喜庆、吉祥、祝福和希望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早已经浸润在这浓浓的民族文化之中了……





(此文于2015年2月24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年味系列之小结篇
远去的年味
文/水袖

    前言:上班了,这几天太忙,寻找年味之八总是不能发出,今晚好不容易写完,本来只是想顺便给自己做个小结,没想到又写多了,索性再发个单贴,又赚一帖,嘻嘻。
   
    这八帖思维散漫,行文粗糙,本来只想凑字挣金币玩的,没想到写完自己却有了更多感触。
   
    找回年味,就如同一个民族找回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美好的文化的营造和发展,都需要认同,需要接纳,需要载体,需要延传,需要更多的人坚守,还需要有人担当。
   
    年味,具体了就是我们春节期间感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生活,而这些节日生活的传统和现象集中起来,就是一种文化。年味,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吧。

    寻找年味系列,是希望以年味为切入口,反思当前的文化。当我们追问年味到底哪去了的时候,其实是在心里发出呼喊,曾经浸润我们心灵,传递给我们很多美好品质的传统文化哪去了?

    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陷入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误区。而对文化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近三十年的商业经济大潮,我们所经历的,恰恰一个文化的阵痛时期。

    旧日以小农经济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当前商业化潮流之中分崩离析,而新的文化载体尚未形成,传统文化也因为缺少了载体,而四处飘摇或徒有其表。经济在快速转型,而文化的转型则需要很漫长的一个阶段。文化一旦处于真空阶段,各种论调和思潮必然会乘虚而入。

    近日柴静自费百万的调查《苍穹之下》,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引发了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呼吁。其实,比自然界雾霾更可怕的,是文化的雾霾。正如我们没有办法不吸入污染的空气,不喝下被污染的水一样,在当前文化领域,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替孩子分辨哪些是需要坚守的精粹,哪些是需要摈弃的垃圾。
   
    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近年引进的西方节日(比如刚刚过去的情人节),也不管节日的本来内涵是什么,目前中国的节日几乎只剩下两大主题,满足食欲或为泛滥的情欲寻找合理途径,除此之外就是购物和娱乐狂欢。

    打住,又扯远了……一言以蔽之,我们之所以找寻年味,其实迷茫于当前的文化乱象,试图找回一种纯净美好的文化氛围。
(此文于2015年3月3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恋爱婚姻那点事
                        ——影片《失恋33天》有感
文/水袖

    某晚无事,请人推荐影片观看,朋友推荐《失恋33天》,而且还希望我看完后写出内心真实的感受。朋友一再强调,一定要写出真实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感受。

    108分钟的影片一气看完,感觉语言不错,几个小资男女在一起耍贫嘴很逗人,但要说深刻的感受,的确说不上。

剧情介绍:
   “大龄少女”黄小仙,表面言辞刻薄霸道强势,内心实则敏感脆弱,用剧中人物的话说就是“二百五的脑子加林黛玉的心”,却偶然发现相恋七年的男友和自己的闺蜜走到了一起。失恋后黄小仙很痛苦,雪上加霜的是,身为高端婚庆策划师,专门替人策划筹办婚礼的黄小仙不得不强装笑脸面对各色客户,还有一个既冷酷又毒舌的疑似同性恋的同事王小贱从旁协助。两人口蜜腹剑,你来我往,黄小仙失恋33天之后终于开始走出了痛苦……

以下是我看该片之后的几点感受:
    一、失恋令人痛苦的往往并不是因为失去了那个人,而是失掉了曾经的自信和乐观。在失恋的日子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和试图改变自己的无奈,是痛苦的根源。

    二、治疗失恋的最好的良药是一份新的恋情,不过,如果因为失恋就迅速进入另一份恋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寂寞。所以,给失恋留一点时间,未尝不是好事。

    三、相爱的时候,尊严并不重要;死要面子,事事占上风,容易让爱情走入峡谷。一旦感情结束,需要给彼此都留一点尊严。即便承认输了,也不要让自己输的那么惨,惨得失去了风度和尊严。

    四、有感情洁癖的人,不管自己是否真的这样完美,却往往拿自己苛刻标准要求对方,考验对方。可以说,感情洁癖是恋爱婚姻的大敌。

    五、恋爱和婚姻中的两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各自都有人性的弱点和性格缺陷。美满婚姻的秘诀在于相互的欣赏和包容,欣赏优点,包容缺点。可以说,一个适合的结婚对象,可以不是最最欣赏你优势的人,但必须是能最大限度的包容你弱点的人。

    六、良好的婚姻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而是能协调好那些琐碎繁杂生活琐事。所以很多时候,能否接纳彼此生活习惯比爱情更重要。

后记:
    也不是新片子了,而且这部片子我并不看好,但感受并不过时。当时有一阵子因为写影评,一连看了很多影片,包括台湾电影《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

    影评这东西,真正感觉好的片子未必愿意评,反倒是并不看好的片子,却有话要说。而我写影评,大多是因为朋友推荐了片子,要求我写。

    记得我当时写完这几条感受,给朋友看,结果他说他最真实不加掩饰的感受就是一句话,他说:难道你没有感觉,我们都老了吗?

    我彻底晕了:这叫啥感受,我们这叫成熟理性好不好?

(此文于2015年4月19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4-20 01:57 , Processed in 0.101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