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861|回复: 27

[散文随感] 啃点论语 学习做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8 20: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28 20:03 编辑

欢娱嫌日短。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七了。该收收心做点啥了:-)

去年十月份,曾在这里花了整整俩月的时间,啃了一把《诗经》,自认为效果还不错。所以,准备再花点儿的时间,把《论语》也啃上一啃。

此前,自己一直武断地认为,作为儒家最核心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讲如何治国理政的书,因为历史上有“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坐天下”的说法。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对其敬而远之。但这几天偶然翻了翻,才发现这其实也是一本讲如何为人处事的书。好好学习一下,对于提高自身为人处事儿的能力,修养自己的性情,应该都大有裨益。尤其是,《论语》一书,是孔老夫子去世以后,其几大高足对老夫子跟弟子们的对话所做的笔录。不愧是圣人的高足,《论语》的文字字字珠玑,笔调华美流畅,如行云流水,充分展示了孔夫子这位千古至圣的丰采。细心玩味,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老夫子超高的悟性,他总是擅长把深刻复杂的大道理,用意想不到的最简洁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之。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老夫子轻松诙谐、正直仁厚、平易近人、自然洒脱、毫不做作的个性,真是既可亲又可敬。时隔数千年,能够读到圣人高足的文章,何其幸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梅朵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2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29 11:23 编辑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里面,随处可见“子曰”俩字。,是古代对男子的称呼。,这个字的形状是开口吐舌,表示说话的意思。所以,子曰俩字的本义很简单,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那个男的这样说”:-)。如果真是这样,哪未免就有点对老夫子不敬的感觉了。所以,就有人认为,是对地位尊贵人的一种敬称。所以,论语里才用子曰俩字,代表孔夫子所讲的话。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在古代,男子无论地位尊卑,都统称为“子”。比如,诗经里的“子不我思,宁无他人?”即是。那么,孔夫子的弟子们为何会在论语当中,使用简简单单的子曰俩字来作为孔夫子言论的标签呢?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孔子的弟子们对老夫子的那种尊崇得无以复加的敬爱心理。在他们看来,孔子无论是德行之高,还是学问之深,都已经到了前无古人,后世也不会有来者的地步。可谓高山仰止。哪怕千秋万代以后,也无需再提他的姓氏,一看子曰就知道是他老人家所发表的言论。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前读论语,每当看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总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一部儒家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经典,为何会把这段话放在篇首这样显要突出的位置?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明明是三件不同的事儿,为啥会杂七杂八地放在一起?这也是此前对论语一直读不下去的原因,觉得论语也不过如此。

然而,如今再读,这才终于明白孔子弟子们的用心何其深远。首先,这短短的几句话,其实是对那些打算学习论语这部书的人们的告诫和提醒。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字同悦,这个都知道。需要注意的,这里的“学”,是有特指的。它并不是泛指学习像文学、诗歌、绘画、音乐之类的其它学问,而是特指儒家的治国理政、教育、和为人处世等一系列成系统的“儒术”。这里的“习”字,是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它并非复习、温习的意思。古文里的字,有鸟张开翅膀练习飞翔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这套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这些词句上,而应当经常把所学到的这些言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通过不断运用,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然后就可以不断地加以改进。如此,自己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这个学和习的过程,是非常值得高兴的。因此,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其实是在强调学习论语的方法,一个“”字,表现出孔子弟子们对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的高度重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俩字,古代有人怀疑是写错了,应为“友朋”才是。对这一点,这里不想过多的牵扯。应该说一下的是,这个字的字型,像两扇门儿。古代办学,一般都在自己家搞个私塾,进了门儿,就是自己的弟子。这也是朋字的本义。所以,朋友一词儿,最初的含义,并非像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样,而是指同进一个师门、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人们,检验自己学习这门学问是否有成的标准。那就是,不仅周围的人会对自己心悦诚服,而且,很多远方的人也会因为仰慕自己的名声前来请教或求教。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自己的修为已经达到一定的段位了。同时,这也是对于有志于学习论语这部书的人的一种期许,有点类似于做了个广告:只要用心钻研和修习,总有一天,你也可以高朋满坐,桃李满天下。有了这么高的名声,各路英才纷至沓来,就可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且,大家还可以一起切磋钻研,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上面说到学而时习之的时候,用的是不亦说(悦)乎,而在这里,用的是字,说(悦)和乐,尽管意思差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悦)只在心底,心中暗喜。而乐则已经是由内而外,表现在外表了。这是在说,一旦修习到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程度,其高兴的程度会远远超过自己学有所得的那种快乐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在这里既有怒,也有怨的味道。那么,人不知而不愠,到底是在说啥呢?按我的理解,这里的人不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一个是,对于那些已经学有所成甚至拥有很多慕名而来弟子的人来说,你所掌握的学问,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听懂的。遇到比较笨一些的,你是不应该发火的,得有点耐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争取让别人搞明白。此其一。第二个情况是,因为自己的修习已经远远超过别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一些言行,就未必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超脱一些,不要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自己的修为已经很高,但如果因为时运不到,得不到重用,找不到用武之地,也不能怨天尤人,整天牢骚满腹。而应该坦然面对。这才是一个有修为的君子所应该采取的态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并非是完全不相干的三件事儿,而是学习论语应该持有的方法、诱人前景、乐趣所在、以及对待“人不知”这样情况应持的态度。这就很像是如今一些出版物的前言和序了。这应该就是将这段话放在篇首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这段话能够被放在篇首,我认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这段话,其实是完整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一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可谓经常有朋自远方来;尽管,老夫子的道德学问都堪称千古独步,然而,一生不得其用,周游列国十四载,到最后只落得累累然如丧家之犬,却依然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孔夫子的一生,就为篇首这段话做了最好的注脚。将其置于篇首,也是弟子们认为自己的恩师足可以作为万世师表,希望千秋万代的学人都能像恩师一样对待学习吧。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2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29 20:48 编辑

二、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他向老师请教如何才能在社会上行得通,事业通达。对此,孔子的回答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的,指的是南蛮。,这个字念陌,指北狄。南蛮北狄在古代被认为是尚未开化的野蛮之地。老夫子认为,即使在那样的虎狼之地,只要能做到言忠信,行笃敬,也一样行得通、吃得开。但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那么,即使在州甚至里这样的小范围内,也是照样行不通的。州、里,都是古代划分地域的单位。五户为,五邻为,一万两千五百户为

这段话,其实是向我们泄露了儒家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秘籍。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这六个大字。

对于这六个字,我们可能并不陌生。但在绝大多数人那里,估计都将其当成了陈词滥调,或仅仅是一些堂皇的字眼而已,根本没有去当真。很多人可能都希望别人能这样去做,而自己却压根儿也没打算这样去做。这其实就是没有参透和领悟这几个字的妙处,更没有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做了以后,究竟会有啥好处。

忠信笃敬,孔子一直是非常看重的。《孔子家语》里记载了他跟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的一段对话,对这几个字做了进一步的更为具体的阐发:

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在这段对话里,孔夫子向颜回详细解释了恭敬忠信的妙处之所在。恭则免于众是说,只要能够做到恭顺地对待别人,就可以避免与众人为敌。谁会把一个处处对自己恭顺的人当成仇敌呢?敬则人爱之是说,能敬畏别人、敬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喜爱。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谁会不喜欢一个敬重自己的人呢?忠则人与之,说的是对别人所托付的事情,应该尽忠。对于朝廷的官员们来说,君王把那么大的一个摊子交给了自己负责,就理应尽心竭力,把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都做好。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亲友托付的事情,就应该多多上心,尽可能地做到让对方满意。这一次托付的事情,尽心尽力地给人家办好了,那么,以后,再有事儿的时候,自然还会托付给你。在给别人做事儿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的机会。如果是官员,自然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普通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回报和感激,自己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信则人恃之,是说做人要讲求信誉。自己说过的话,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设法去兑现。如果能给人留下说话算话的印象,别人就会对自己产生高度的信赖和依靠感。因此,做到了恭敬忠信以后,就会成为一个“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的人。老夫子认为,能做到这几点,都足够管理国家了,何况安身呢?

与跟颜回的对话相比,孔子对子张的教诲中,多了个字。笃字的本义为厚。有人将其解释为厚爱别人。但我认为这里的笃字指的是厚道。怎样才算厚道?我的理解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为对方着想,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有好处的时候,也懂得分一些给别人,而不是啥都搂在自己怀里。有的时候,宁可自己吃点儿亏,也应尽量让别人满意。物理学里有条定理,至今记得很清楚。那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要我们对别人厚道,别人自然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反过来对待我们。最起码,也不至于与我们为敌吧。

“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张书诸绅。正因为言忠信,行笃敬这六个字是如此重要,所以,孔子要求子张:站着的时候,要仿佛就看到这六个字就参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坐在车上出行的时候,要好像这六个字就横靠在马车的横木上一样。而子张也很听话地“书诸绅”。绅是古代贵族们扎在腰间的大带子。子张就把老师讲的六个大字写在那上面去了:-)





点评

刚琢磨了一下,这里的言忠信,因为有言字在先,所以,言忠信的忠字,感觉还是理解为说话诚实、老实更好一些。特此更正一下。  发表于 2023-2-1 12:41
发表于 2023-1-30 1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读下来,学到不少
                                     给你点赞啦

点评

手机看比较容易  发表于 2023-1-30 15:02
厉害了,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文字,也读得进去,不简单嘛:-)  发表于 2023-1-30 13:47
 楼主| 发表于 2023-1-30 22: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30 22:55 编辑

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主要是告诉我们,作为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仁”字的真正含义。

看上去,大家都对这个“仁”字非常熟悉。提到这个字,可以想起来一大串词儿: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还有蒋校长的那句有名的训示--——不成功便成仁。但是,到底什么是仁?仁的含义是什么?恐怕能说清楚的没几个。

老夫子的弟子仲弓也搞不明白。所以,他只好跟孔子请教。老夫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绕了个大弯子:“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话啥意思呢?出门,这里指的是走出家门跟别人打交道。大宾,是指那些地位比自己尊贵的宾客,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贵宾”。见到贵宾,在各方面都要表现出特别的敬重。所以,出门如见大宾,是说,当我们走出家门儿,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应该拿出见到贵宾那样的敬畏之心,给每一个我们所接触的人以贵宾般的敬重。那么,使民如承大祭又是啥意思呢?使民,就是动用民力,比如,动用民力去对外作战,或开展各类工程项目等。承,是承接,承办。大祭,就是指那些大型的祭祀活动。搞大型的祭祀活动,因为面对的是上天和神明,所以,必然心中充满了敬畏。所以,使民如承大祭,其意思就是:动用民力的时候,一定要像承大祭那样,心中充满敬畏,必须万分地小心,不能轻易地使用民力,以免造成无谓的劳民伤财。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尽管说的好像是两件事儿,但核心却是指向同一个:那就是敬畏。对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人,无论是同僚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必须有应有的敬畏之心。

仲弓问的是仁,老夫子为啥要说这个呢?孔子的第十一代孙,西汉时期的大经学家孔安国说过一句话:“为仁之道,莫尚乎敬”。由此可见,敬与仁有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敬和仁的这个关系是打哪儿来的呢?仁这个字是个会意字,拆开以后,就是二人。俩人能够处在一起,是相亲相爱的结果。所以,相亲相爱,这也就是仁字的本义。人和人之间相亲相爱,是以敬为前提的。因为敬,所以爱。无敬则无爱,没有人会去爱一个不值得自己敬重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实现仁爱这一最高的道德标准,就必须先从学习敬重和敬畏开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我们熟悉的名言。在这里,孔子就用这八个字,对仁的实现路径做了进一步的注解。怎样才能做到仁爱呢?孔子认为,要点就是这八个字。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再次提到了这八个字。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上面的八个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以己量人。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以己量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凡事先在自己心里反复想一想,我是否能够接受别人这样对待自己?我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哪就不应该这样去对待别人,去要求别人做这样的事儿。当然,对于这八个字,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地理解:己之所欲,便施于人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想明白以后,哪就就用自己最想要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原则。世界上任何事儿都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有些事儿,自己可能不愿意去做,但又非常需要别人去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因为己之“不欲”,别人也“不欲”,放弃不做。而是应该多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化“不欲”为“欲”,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再比如,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所“欲”的,但未必别人也“欲”,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别人身上,必须搞清楚别人究竟“欲”的是啥,不然就会落个好心办坏事儿的结果。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古人对此的解释是,在邦,是指在诸侯那里做官。在家,是指在卿大夫的领地上做官。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说,在诸侯那里为官,自己也从无怨言。在卿大夫领地里做官,自己也从无怨言。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我的理解是,在邦,是说在朝廷为官。在家,就是跟自己的家人相处。因为能够用敬重之心与同僚和家人相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之所欲便施于人,因此,无论是跟同僚还是家人,都会相处得一片和谐,所以,同僚对自己就不会有怨言,家人更不会有怨言了。家国家国,孔子的理论,肯定不是专供那些为国家和卿大夫卖力的官员们学习和使用的。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因为老夫子讲得很透彻,所以,仲弓说,自己虽然不够聪敏,但也请求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





点评

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求成,以敬以爱为手段,这也算是求成有道吧:-)  发表于 2023-1-30 23:40
儒家敬人,爱人,归根结底,是为了别人敬自己,爱自己。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成功。所以,说儒家是虚伪的术,也无可厚非  发表于 2023-1-30 23:39
 楼主| 发表于 2023-1-31 19: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31 22:11 编辑

四、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当中,有很多处是关于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的。上面的这段话,不妨跟论语的另外一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放在一起参看。

要理解老夫子的这个看人的方法,关键是要搞清楚“泰”“骄”这俩字的含义。

何为泰?泰所表达的,就是安、坦然、平静、谦和之类的感觉。何为?骄字的本义是指六尺以下,五尺以上的马,由此引申出大、自大、傲慢、骄横、张狂、骄矜凌人等感觉。

搞明白了这俩字,我们就大体知道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的意思了。也就是说,君子给人的感觉是坦然的,谦和的,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强一点儿就看不起人,甚至骄矜凌人。跟他们打交道,你会感觉如沐春风。而小人则正好与此相反。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副拘谨、心思重重、患得患失、满腹忧虑的样子,好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算计。他们一般都特别喜欢面子,对于比自己强的人,他们往往会表现得很谄媚,而对于那些他们认为不如自己的人就会习惯性的摆谱,看不起人,一副骄矜凌人的态度。

同样都是人,为何会出现对比如此强烈的反差?

按我的理解,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君子与小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存在区别。在君子的眼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别人差多少,强多少。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很少将自己跟别人去做无谓的比较。遇到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点儿的,他们不会自惭形秽。遇到地位比自己低的,他们更不会盛气凌人。而小人则不同。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谁也不如自己。因此,他们往往特别喜欢跟别人做比较。遇到那些比自己强的、地位高的,他们尽管感到难以忍受,也只好把自己的自傲暂时先隐藏起来。但那都是迫于情势假装出来的。而一旦得势,或者遇到那些他们感到不如自己的,就会彻底暴露本来的面孔,极尽骄矜凌人之能事儿。对上媚者,对下必骄,这可以算是此类小人的画像。因为以强凌弱,是他们最认可的生存法则,必然之理。

其次,君子一般都对得失看得比较淡。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能得自然会感到高兴、开心,如果失去,也不会特别的介意。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还希望能适当地失去一些,来给自己将来预留一些后福。像曾国藩,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求缺斋”,就是深知水满必溢月盈必亏的道理,所以,宁可求缺,以保持不满不盈的状态。而小人的得失心一般都很重。他们的欲求永远也不会满足,因此,时时刻刻都在算计如何得到的更多。即使芝麻粒大的事儿,他们也不惜开动脑筋,算计如何才能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一旦失去,就会感到割肉般的心疼。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永远也无法做到平和宁静的。

第三,在君子看来,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所以,做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尽力而为,只求问心无愧即可。正所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成功了,他们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本事,而是上苍眷顾和别人帮忙的结果。所以,他们会因此而对上苍和别人心存感激,自然也就不会骄横自大。小人则不同,他们都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儿,习惯于贪天之功为己功,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视为靠自己的本事和所谓的努力换来的。因此,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怨天尤人。而一旦成功,他们就会瑟张狂得不行,忘记了自己几斤几两。

当然,世间的事儿,极其复杂。君子也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无完人。即使是真君子,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过,老夫子的这段话,起码为我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我很欣赏一句老话: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就是说,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定数,不会因为你做了君子,就少了你啥。也不会因为你整天小人般的算计,就可以获取更多。该是你的,早晚都是你的。不该是你的,算计来的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既然如此,通过不断地修练,去除小人的那些恶习,去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活得轻松舒泰一些,不亦乐乎?




 楼主| 发表于 2023-2-1 12: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2-1 13:30 编辑

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段话,实际上是在教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习练所学的上述内容,可以与论语中的另一段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放在一起参看。

对这两段话里面的一些细节,历代的先贤们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考证、推究。比如,这里的贤人是何等级?他们的结论是,贤人比君子高一级,比圣人低一级。比如,这里的三人到底是啥意思?是三个人呢?还是指很多人?如果是三个人,到底是哪三个人?是指的你我他?还是我、贤人、小人?这就有点钻牛角尖,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化了。其实,老夫子的意思,不过是说,要想学习和修练自己,根本不必远求。在我们的周围,随处都可以找到帮助我们提高和修练的老师。

见贤思齐,按我的理解,这里的贤,不一定就非得是贤人。只要他某个方面做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就应该把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分析总结一番,好好地揣摩一下,争取自己也这样去做。齐,就是相等、向人家看齐的意思。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不贤,也不一定就非得是小人。只要我们发现某个人的人品有问题,就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跟他同样的问题?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做得好的时候,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做得好的,我们就学过来。做得不好的,就记在心里,争取自己避免也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生活中的老师,不就是随处都有,无穷无尽了吗?哪里还会因为找不到老师犯愁呢?

啃到这里,就算大致搞明白了:1、学习论语的方法--学而时习之;2、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爱、以己量人;3、儒家为人处事的最大秘籍--忠信恭敬;4、君子与小人的识别方法,以及如何做君子,避免做小人--泰而不骄还是骄而不泰,坦荡荡还是长戚戚;5、如何在生活中不断地习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一系列基本原则。了解到这些,我认为基本上就可以算入门了。半部论语就可以打天下,咱们没这压力,学会这些,应该就差不多够用了吧?所以,这个帖子到这里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以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更新。





点评

突然发现,主席的大儿媳,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名字原来来自这里。刘思齐的父亲,是中共早期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大概也跟论语有关吧?看来,那个时候的人,学问功底真是深厚。  发表于 2023-2-1 13:41
发表于 2023-2-2 1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3-2-2 19:53 编辑

最近出门几天,回来发现东老师的“论语讲坛”开讲了。

不禁感叹,东老师真是好学勤奋之人,我们又可以跟着学论语了。

只是惭愧,因为阳了或者过年,了无心绪,之前的诗经我还欠了几篇没来得及用心去读。

说到论语,我之前也略啃过几篇,好像还写过一点感想,回头找找,看看之前的想法,现在有改变没有。

细心玩味,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老夫子超高的悟性,他总是擅长把深刻复杂的大道理,用意想不到的最简洁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之。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老夫子轻松诙谐、正直仁厚、平易近人、自然洒脱、毫不做作的个性,真是既可亲又可敬。


非常赞同东老师对孔夫子的评价,真正读懂论语,理解孔子,会越来越喜欢那个时代,那些先贤。

虽然只有片言只语,但总能透过简短的文字感受到一个充满智慧、温和风趣、洞悉人性、循循善诱、正直坦诚、自然率真的孔夫子。

真的是可爱可亲又可敬。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1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朵 发表于 2023-2-2 19:25
最近出门几天,回来发现东老师的“论语讲坛”开讲了。

不禁感叹,东老师真是好学勤奋之人,我们又可以跟 ...

好啊,有时间也分享一下,相互切磋切磋呗。

读一本书,其实就相当于是跟一位高人的灵魂对话。一本书,可能就是这个人一生感悟的精华,只需要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感觉还是挺划算的。
发表于 2023-2-2 19: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的心灵家园驻扎,真的留下我太多的痕迹,刚刚查找了一下,2014年聊天故事搞【秋日书语】活动,我曾经写了几篇学论语的文字,复制来一篇,来借一下东老师大楼的风水:

孔子,从来都是中国思想政治和文化绕不开的人物。在他去世之后2500多年中,他的地位起起伏伏。高,可以得到封建时代齐天的尊荣,被誉为“德眸天地,道冠古今”的至圣先师,荣宠延及子孙后世;低,则被踩到脚下,连孔庙里的泥胎像都被贴上标语被批斗,同样祸及子孙,在某个特殊年代,直系子孙流亡的流亡,被批斗的被批斗,甚至已去世的后代还遭受到挖坟鞭尸的屈辱。

     我对孔子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年前,我还是一个激烈的传统文化和孔子的批判者。

     “孔夫子的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叫人活不能痛痛快快的活,死不能痛痛快快的死。”当时这句话曾引发我强烈的共鸣。于是很激烈的抨击孔子的儒家思想,似乎要把自己在生活中所受的压抑全部归在孔子的头上。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接近了许多儒家学者,听报告,读文字,有机会去深入思考,才逐渐发现自己之前根本连皮毛都不懂,对孔子对儒学,我真的真的很无知。如同一个充满豪情和怒火对着儒家思想的靶子瞄准半天的弓箭手,忽然发现这靶子原来是自己幻觉;然后再找靶子,似乎到处都有,又似乎都不是,我拿着拉开的弓箭,却只有无限的困惑和迷茫。

     耳濡目染间,忽然就发现自己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看法都有了一个大的扭转。于是,开始喜欢孔子,维护孔子,也曾经在博客与一帮反孔斗士争的难解难分。
     
      再后来,关于孔子,发誓不再参与争论,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所有的语言和学识都不足以描述出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国人心中也可能有一万个孔子。对于论语的看法也是如此,无法强求一致。只是想说,令两千余年的学者大儒们穷经皓首的经典,最好不要轻易去下一个简单粗暴的定义。

     大凡真正的经典作品,读者智慧和思想层次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也有很大差异。当阅读成为一种内心的需求,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也许,阅读到的东西和领悟到的思想,在自然而然间早已由内而外的发散出来。
      

      想起了《论语》的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一章,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不被别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是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的,人们常会因此而恼怒、不快,怨天尤人。

      这里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困顿落魄,曾经“累累若丧家之犬”。连他的弟子想不通,孔子却说:“不怨天,不尤人。”只求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强求别人的赞同和理解,也并不想借此达到任何功利目的。

      但从我个人网络经历而言,不管是对孔子的批判还是维护,都曾急不可耐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人赞同会喜不自胜,有人反对则火冒三丈,非要争出个是非黑白,好像这世上只允许有我看到的这一种颜色。

      由此感慨,要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实在并不容易。这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眼界、能力、技艺,需要丰厚的知识积淀和开阔通达的智慧境界。

      如果哪一天,我们不把论语仅仅当成一种教条,也不只是懂得字面的意思,而且能够真正当成一种人生修养去追求,论语自然能够读出太多含义,孔子也将会重新得到人们由衷的崇敬和仰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3-29 22:41 , Processed in 0.07961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